yabo.com2024年5月22日至28日,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如约而至。深圳,承接“分类快闪秀”“志愿百日行”等多场精彩的主题活动,引发关注。
深圳,为何被委以重任?自2020年9月《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出台施行以来,建立了“大分流细分类”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设施建管水平大幅提升。生活垃圾“0”填埋、建成5个超欧盟标准的能源生态园、890多个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其他垃圾焚烧日发电量1000万度;此外,积极推行“蒲公英计划”、“空杯减塑”计划、无废酒店建设等等。
深圳频繁“出招”,引导群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让垃圾分类在深圳形成习惯,成为全民新时尚行动,目前全市超过九成的市民参与其中。
晚上8点半,刚加完班回到家的市民张女士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一人食”晚餐,一份简单的蔬果沙拉,搭配咖喱鸡肉拌饭。等美美饱餐一顿,她才发现墙上的钟早已过了9点。
她将菜叶、果皮及吃剩下的饭菜汤汁等倒入垃圾袋,顺手将另一个装有纸巾、咖喱包装袋等其他垃圾的垃圾袋,和门口的快递盒一并拿上,下楼前往位于小区内的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丢垃圾。
“好在现在有厨余垃圾24小时误时投放点,厨余垃圾不用在家过夜了,之前加班回来晚,总赶不上晚上7到9点的集中投放时间。”张女士一边说一边将厨余垃圾扎袋丢进“厨余垃圾误时投放箱”中,“原本还需要破袋投放的,听物业讲现在也可以连同垃圾袋一起投放,更方便了。”另一袋其他垃圾丢入一边的“其他垃圾桶”内,快递盒属于可回收物,被她放入可回收物垃圾桶内。
垃圾分类难不难?张女士认为并不难,物业曾挨家挨户给大家发过垃圾分类宣传单,之前还有“红马甲”志愿者在小区的垃圾投放点帮忙指引,几次就掌握了。在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主任梁治宇看来,大家只要知道“三分排除法”,就非常简单。把有害垃圾分出来,玻、金、塑、纸等可以卖钱的可回收物分出来,再把有机的、容易腐败发臭的剩饭剩菜等厨余垃圾分出来,剩下的都是其他垃圾。
“我们考虑到一些市民由于工作等实际情况,错过厨余垃圾集中投放的两个时间段,确实也影响他参与垃圾分类。为此我们推出一些新的便民举措,例如我们在每个小区都设置了24小时的厨余投放点,误时也不用担心没办法及时投放厨余垃圾。”梁治宇说。
随着垃圾末端处理技术的不断革新,如今厨余垃圾已可实现扎袋投放,梁治宇介绍道,“我们现在实现了末端破袋,早期没有办法破袋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设备都是小设备,它没有办法破袋除杂。而现在,厨余垃圾袋只要韧度达到要求,袋子更容易被识别,就能被机器挑选出来,当然我们还是建议市民可以拆袋投放。”
梁治宇称,自2020年9月《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出台施行至今,深圳垃圾分类配套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设施建管水平大幅提升,市民分类习惯已基本养成。“我们统计,将近95%的市民都参与了垃圾分类。”
正基于此,很多市民或许已经发现,小区里现在都没有督导员了,“我们现在采用巡回督导,他可能是巡,你不一定天天看得到他,但他会在这里发现一些问题,然后进行记录。”梁治宇说,“另外,我们还有视频督导,全市有2.1万个桶点,目前已覆盖80%,今年可以实现全市百分百覆盖。”
此外,还有市民发现,身边的垃圾桶变得不一样了。记者在园岭社区看到多个智能回收箱,市民在投放垃圾前,先进行扫码,投入垃圾,智能称重后,市民可获取相应数额的积分,再用积分兑换洗洁精、牙膏等生活日用品,有效提升了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在推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很多市民对垃圾分类持有疑问和担忧,担心自己辛辛苦苦分类的垃圾最终会被混合在一起,一车拉走。
“当然不会出现这种先分后混的情况!目前深圳已建立了‘大分流细分类’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所有分类的垃圾都会有专车和专业的资源化处理渠道,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会按照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4类实行专车专运。目前,全市共配备各类收运车辆3200多台。”梁治宇告诉记者。
每天上午9点和下午4点,电力花园小区的物业工作人员都会准时将小区内的其他垃圾收集到指定的暂存点,再由清洁公司的收运人员席师傅运往垃圾转运站。
过去,垃圾转运站常常因环境脏乱差、噪音大、臭味四溢等问题,成为居民投诉的焦点。
在南山华侨城侨香路旁,一栋透明玻璃顶、造型独特的建筑掩映在树丛中,与周边居民楼浑然一体。很难想象,这是一座垃圾转运站。这里既看不到垃圾,也基本闻不到异味,完全颠覆了人们对垃圾转运站的固有认知。
这座于2020年10月投入使用的新转运站,占地面积约446平方米,设计垃圾转运量每天120吨。不同于传统的垃圾转运站,地埋式垃圾转运站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把垃圾“关”在地底下,进行前期压缩处理。从投入运营到现在,最小程度扰民,没有收到过一宗居民投诉,真正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共赢。在深圳,像这样的地埋式垃圾转运站共有890多个。
5月19日上午10时,席师傅开着环保运输车缓缓驶入华侨城垃圾转运站。他通过手机扫描“入场垃圾及车辆信息收集表”二维码,再刷卡称重,准确地把车停泊到4号压缩箱位前。
一旁,看站员拿着遥控器,按了“锁销”“启动”按钮,压缩箱位便运转了起来。席师傅有条不紊地把刚从小区收运来的一箱箱其他垃圾推到压缩箱位前,进行卸料、垂直压缩……大型智能除臭系统同时启动。
接着,接力棒便交到了杨师傅的手上。每天,杨师傅都会来到勾臂车集中停放点登记领车,前往转运站,将经过初步处理的其他垃圾运往南山能源生态园。与以前相比,他如今的工作时长没变,效率大大提高了。“以前中转站只有2个压缩箱位,排队都要排很久,现在增加到了4个,每个箱位可容纳10吨垃圾,可以更快地装卸和转运。”
随着杨师傅的勾臂车缓缓驶离转运站,一车车其他垃圾将被运往南山能源生态园进行进一步处理……
近日,在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内工作的饶小姐,与大学同学董小姐久别重逢。两人午饭后走进合作区内的“无废智能生态岛”共建花园,准备赏花叙旧。
“你看看,这个低碳科普墙,是利用废旧电线、电路板、碎玻璃、场地碎石等打造而成,座凳基座则是采用了建筑废料混凝土,再看看这些展示台,都是台风天时吹倒的树木加工而成的,环保省钱吧?”饶同学的一顿“输出”,让董小姐有些纳闷,叙旧咋变成科普教育了呢?
“没想到,这个伴着花香、充满设计感的花园,竟是由这些废弃物建成的。”看着这个环保艺术和自然交融的花园,董小姐也不禁赞叹,“垃圾也是宝啊!”
垃圾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呢?清华大学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李欢告诉记者,垃圾其实就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只要我们进行科学的分类,合理的回收,正确的资源化处理,大部分都能转化成为再生的资源。
以其他垃圾为例。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每日通过分类收集的其他垃圾达18000吨,通过高温焚烧发电1000万度。目前,全市已建成5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总处理能力每日约20000吨。而且,每一座发电厂的焚烧排放标准均高于欧盟标准。
此外,这5座发电厂的建设均是按公园的标准来打造,2020年起,深圳就已实现了其他垃圾全量焚烧处理。在实现垃圾再生资源化利用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市民的承诺,“建一座工厂,还一个公园。”
相信有不少人都曾有疑问,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去分厨余垃圾呢?“就是为了厨余垃圾的资源化,这个价值是非常高的。”梁治宇解释道。现阶段,厨余垃圾处理通过生物法和物理法两种技术,实现了再生资源利用。
比如,来自于厨余垃圾处理提炼转化出来的生物柴油可以用作飞机燃油,对于碳减排的效应是非常好的。此外,通过技术处理,每吨厨余垃圾大约可产生沼气108m3,目前,深圳共有4座使用此类技术处理的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合计处理能力约为2200吨/日。
梁治宇介绍,我们生活产生垃圾的特点就是厨余很多,据统计大概50%左右。经过科学合理的收集、运输和处理,这些厨余垃圾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相关资源化的产品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化肥的使用、减少对国外饲料的依赖,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通过垃圾分类处理,实现资源的再生循环,这对我们减小资源浪费,减少碳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了解,深圳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和资源化利用率都比较高,分别达到48.8%和87.7%,厨余垃圾分类率达到26.1%,位居全国前列。
“空杯减塑”“无废酒店”“光盘行动”……近年来,深圳围绕垃圾减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倡导市民尽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纸杯,在外旅游住宿时尽量不使用一次性洗漱用品,从源头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
4月23日,首批22家深圳“3R无废酒店”出炉(3R指:reducing减量化、recycling再循环和reusing再利用),酒店客房不主动提供一次性日用品,如:纸杯、一次性洗漱用品、一次性拖鞋等,如旅客确有需要,另行提供。客房内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收集容器。餐厅不免费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汤匙等餐具,宣传光盘行动。餐厅后厨严格规范厨余垃圾、废弃油脂的收集运输,按规定移交至辖区特许经营企业进行无害化资源处理。
首批“3R无废酒店”代表,深圳浪骑瞻云酒店餐饮总监汪云介绍,该酒店在网络平台上就会标注是无废酒店,酒店内也有相关宣传提示,鼓励客人自己携带洗漱用品。接下来,该酒店将进一步细化垃圾分类减量的工作流程,更好促进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梁治宇表示,源头减量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效益,可以减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消耗,还能降低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成本。
“只要你清洗、压扁后,就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了。”黄稳介绍,喝完的牛奶纸盒扔进垃圾桶,这一平常的举动可能在深圳的学校不被允许。
黄稳是广东省深圳市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的一名教师,也是深圳市的垃圾分类推广大使和生活垃圾分类蒲公英名师牵头人、志愿讲师。她说,喝完的牛奶盒,有没有价值的关键在于“清洗”这一步。
因为,牛奶盒本身是一种低值可回收物,在传统的回收体系中常常被忽视。但是通过校园的劳动实践课,让老师们带着孩子们进行牛奶盒的清洗,压扁后进行回收,经过分离加工处理再生利用,制作成各种类型的环保再生产品,它的价值就马上提高了。
回收奶盒活动是黄稳最先在学校倡导实践的,由于宣教效果好,很快被全市推广。2021年9月起,深圳便在校园发起“深圳市校园牛奶盒专项回收”行动,全面带动各小学、幼儿园参与牛奶盒资源回收行动。
截至2024年3月底,全市共有1800余所学校报名加入行动,回收牛奶盒超过730吨,以牛奶盒资源回收的校园劳动实践活动已步入常态化,也成为了深圳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的一张闪亮名片。
谈起垃圾分类教育,黄稳说:“我的梦想,就是希望从一个孩子、一个奶盒开始,让垃圾分类教育像蒲公英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每个人的习惯。世界的改变,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
在深圳市垃圾分类公益服务联盟秘书长黄志斌看来,回收牛奶盒这一小小的举动,让垃圾分类意识真正影响、改变了许许多多的学生,这也是深圳特色的“蒲公英计划”宣教品牌的典型代表之一。
2018年,深圳启动了“蒲公英计划”,从公众教育和校园教育两条路径,发展和培育了1500余名蒲公英志愿讲师、3000余名蒲公英教师和超过75万名垃圾分类志愿者,在社区和校园等场景推广垃圾分类,让垃圾分类理念植入这座庞大城市的每个角落。
作为深圳垃圾分类立体式宣传教育工作中的亮点,2021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刊发专报,将深圳“蒲公英计划”的经验和做法向全国各地推广。2023年,我市受邀在全国城市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做主题发言,介绍深圳垃圾分类“蒲公英计划”工作经验。
此外,深圳目前构建了三级科普教育场馆体系,市、区、街道已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科普场馆27个,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同时,构建了“市-区-街道-社区-小区”五级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共有1500支垃圾分类志愿队伍。
梁治宇认为,“蒲公英计划”也意味着一种团结和整合,实现了政府部门、公益组织、社会力量的同频共振,这种局面一旦打开,垃圾分类工作就能更容易推广,更迅速深入各行各业,意义重大。